所谓驼峰,就是在地面上修筑的犹如骆驼峰背形状的小山丘,设计成适当的坡度,上面铺设铁路,利用驼峰的坡度和车辆的重力,辅以机车推力来解体列车的一种调车设备,是编组站解体车列的一种主要方法。郑州铁路局的驼峰调车场,十年前重庆西编组站驼峰旁边,调车机车推送一组送去修理的客车车厢,红皮车多,图1里面最外边那节车厢是早期的25型空调客车。

这就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一。郑州铁路局的驼峰调车场。日均解体编组6万辆列车。

所谓驼峰,就是在地面上修筑的犹如骆驼峰背形状的小山丘,设计成适当的坡度,上面铺设铁路,利用驼峰的坡度和车辆的重力,辅以机车推力来解体列车的一种调车设备,是编组站解体车列的一种主要方法。

哈哈哈!大哥,这些大编组站,起码四十年前就是采取机械化驼峰调车了,最早哪个时候开始的,我没这方面资料。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实现自动化了,你说的这些调车方式,只存在于规模较小的车站。我说的是几年前哈,大哥,七八年前作者,你是干什么工作的?你所说的这三个编组站,早就。

准确的说这只是一个驼峰调车场,调车线数量只有25条,只能算是中型调车场,达不到30条最低限的大型调车场条件。这就是铁路的大型编组站,将去往不同方向的车厢重新编组作业,以确保货物列车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

调车场的简易驼峰,由推送坡、压钩坡、峰顶、加速坡、道岔区坡等各段组成。

十年前重庆西编组站驼峰旁边,调车机车推送一组送去修理的客车车厢,红皮车多,图1里面最外边那节车厢是早期的25型空调客车。最后一张图里面的信号机是驼峰信号机。

从驼峰顶溜放下来的车组经过车辆缓行器依靠空压机和白色压缩空气罐里压缩空气来进行制动的减速制动后,溜入调车场的编组线。

红色闪电-佳段新配属的HXN3B大功率调车机,254与255交替担当驼峰及转场编组作业。
岳阳北站。原名城陵矶车站,位于京广线K1741500处,始建于民国6年,为粤汉铁路四等站,站内占地490平方米,站内系一股道,月台1处长63.3米,宽3.3米,至1949年前,站场设施无多改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站场设施经多次更新改造逐步完善,1950年,站内有到发线3股,其中正线1。